The post Halcro Equinox前級放大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Halcro Equinox前級放大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重拾音樂溫度,探索黑膠魅力:Gold Note Giglio黑膠轉盤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Gold Note Giglio黑膠轉盤的設計靈感,源自意大利地中海的自然風光與藝術美學,其名字“Giglio”意為“百合花”,象征著純潔與高雅。從外形上看,Giglio采用全手工制作,線條流暢而自然,獨特的造型與傳統唱盤截然不同,更像是藝術品,為家居增添了一份文化氣息與藝術氛圍。
Giglio在工藝和材質上彰顯了對細節的極致追求。其轉盤厚度達33毫米,能有效減少震動,確保播放時的穩定性。高精度軸承和主軸系統專為低公差設計,極大減少了轉動過程中的摩擦和振動,讓音樂的傳遞更為純凈。而沙漏形狀的拋光滑輪設計,確保皮帶穩定旋轉,大幅降低哇音和隆隆聲,使音質更加穩定和清晰。
德國影音媒體曾這樣評價Gold Note Giglio黑膠轉盤:“音色中性”、“黑膠信號完整傳遞”。它能在錄音室中呈現出非常明亮的音色和令人驚訝的空間深度,讓每一個音符都仿佛有了生命力,為聽眾帶來身臨其境的聽覺享受。音樂的每一個細節,無論是微弱的背景音還是強烈的節奏,都能被清晰地展現出來,讓人們仿佛能透過音樂看到演奏者的指尖在琴鍵上跳躍,感受到音樂中的情感波動。
Gold Note Giglio黑膠轉盤并非孤立的存在,它與Gold Note家族的其他產品如PH-10唱頭放大器、P-1000 DELUXE前級功放、PA-1175 MK II后級功放以及A6 EVO II座地音箱等搭配使用,能夠構成一個完整的高品質音響系統。這樣的搭配組合,不僅能更好地發揮Giglio的音質優勢,還能讓整個系統相得益彰,將音樂的每一個細節、每一絲情感都毫無保留地呈現給聽眾。
使用Gold Note Giglio黑膠轉盤播放黑膠唱片,是一種充滿儀式感的體驗。當唱針輕觸唱片的那一刻,仿佛時間都隨之慢了下來,只剩下耳邊流淌的音樂。這種音樂體驗是獨特的,是數字音樂所無法比擬的。它讓人們重新拾起對音樂的熱情和尊重,讓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寧靜的音樂天地。
Gold Note Giglio黑膠轉盤不僅僅是一件播放音樂的設備,它更是一種藝術的體現、一種情感的寄托。對于追求高品質音樂享受的發燒友來說,它無疑是一個理想的選擇。讓我們一起借由Gold Note Giglio黑膠轉盤,開啟一場回歸音樂本質的旅程,去感受黑膠唱片所獨有的魅力與溫度。
The post 重拾音樂溫度,探索黑膠魅力:Gold Note Giglio黑膠轉盤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燒至每一環節,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不過我所知道的Orpheus新品還有幾款,但目前在網站上還未看到更新,例如本年在慕尼黑展會上看到的大型發燒供電排插和發燒級交換機等,盡管他們并非屬于我們常規說的系統主要器材,但這些產品將成為Orpheus品牌構建全系統的最后一塊“拼圖”(品牌已經擁有高端的線材產品)。而本期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其最新的Absolute發燒供電排插。
?以瑞士精品級工藝打造
Orpheus成立于2001年,至今已有24年歷史,其與全球聞名的瑞士鐘表一樣,它家的產品也完全自行開發生產完成,并且具有頂尖的制造工藝和性能表現,力求在創新性和技術領域上實現業界的頂尖,目前Orpheus品牌主要生產各類Hi-End級別的SACD/CD轉盤、媒體服務器/數模轉換器/前后級、合并式、多聲道放大器/排插和線材等等。
品牌網站上的兩大系列Heritage和Absolute,前者定位超級高端的市場,專門針對比較講究傳統又有創新思維的發燒友。而后者相對來說額外強調了針對各類網絡音頻的處理器能力,同時外形也更加簡潔和新潮,操控方式也更加時尚,而價格上也會比旗艦Heritage相對便宜。
燒至每一細節
從尺寸上,這個發燒排插較為碩大,重量上也很沉,這對于粗壯和大質量的發燒電源線來說提供了穩定的基礎和扎實的底座。整個外形設計非常簡潔,沒有多余和臃腫的細節,頂部配備了8個精密交流電插座(美標),側面的一端配備了大電流的IEC輸入插座。其憑借卓越的品質和獨特的先進設計,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減少磁場失真,從而獲得最佳的音質效果。
首先是其嚴絲密縫的沉重鋁制機箱,其最大限度降低了外界不良雜訊和干擾,令供電源頭得以獲得純凈的效果。內部采用星型布線設計,每一組插座都采用從IEC輸入插座到每組插座的獨立連接供應,減少不必要的串擾和反饋。而8個精密交流電美標插座則采用了200μm厚鍍銀的非磁性銅合金插座制品,并采用PEK絕緣,即使連接大功率大電流設備都擁有安全和牢固可靠的一面。而布線的線材則采用10mm純OFSPC(鍍銀無氧銅)線材,在音質表現上將獲得廠家認為最大的平衡性,旨在與Orpheus品牌旗下尊貴系列產品的精致魅力完美契合,為用戶帶來最佳音質和令人嘆為觀止的音樂再現。
?三頻平衡,音像清晰再現
在香港豐寧音響,我現場體驗了這款新品,現場在同一套系統上也分別對比過使用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和全部器材分別接入墻插的效果,我個人認為第一種方式在聽感上的協調性和全面性會更具優勢。例如在播放新加坡女歌手Skye演唱的《后來》,該錄音是發燒名廠Groove Note專門為她制作并發行的國語專輯中的歌曲之一,盡管是翻唱曲目,但感情的表現和音樂性都非常出色,尤其系統在通過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使用時,Skye的分析力非常高傳真,音像是輕松地清晰再現,彷如站在器材架中央位置歌唱。而且通過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使用時,我能感受到人聲與伴奏之間的平衡感非常出色,不會放大了口型而弱化了低頻和高頻上的細節,整體平衡感很好。而歌者情感的深沉次表現力上,通過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我認為聲音表現是最具感染力和味道的,歌者發自肺腑的真情流露,把聽者的我都感動了。
隨后播放近年歐美大熱的人聲爵士樂專輯《Nameless》,由Dominique Fils-Aime演唱,通過使用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我發現人聲變化的細微之處被展現得纖毫畢現。例如《Birds》一曲中嘴唇與齒尖的輕輕摩擦、鼻腔的共鳴與振動、空氣的呼吸進出,都顯得具體而真實,飽滿的細節簡直像是堆疊在面前,其生動的程度讓人起雞皮疙瘩,這樣的震撼力可并非一般供電排插能達到的地步。伴奏音樂中的低音貝司的彈性跳躍而活潑,“牛筋感”十足,還帶著極其穩定和恰到好處的形體感和低頻下潛,與人聲拉開了明晰的距離,具有非常有質感的層次表現。
聲音悠揚,悅耳耐聽
播放《The London Violin Sound》CD專輯。聽感上,通過使用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聆聽大提琴或者是管樂的作品恰到好處,眾多小提琴的共同演奏下聲音還原非常清晰,不會給人一種糊弄過去的感覺,每一把小提琴和演奏者的聲音都有所展現。盡管很多朋友認為直接連接墻插供電和通過排插供電都是一樣的,但事實上,兩種方式下聲音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和存在不一樣的區別。直接使用墻插下,低頻能量感和沖擊力會相對占優,但整體的協調感和平衡性沒有通過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的好,尤其是聆聽古典類更偏向音樂性的錄音,那種線條美和悠揚感會更加出色。由于排插當中布線也專門使用鍍銀無氧銅線,因此分析力和平衡度得到較好保證,同時聲音也變得更加自然和耐聽。
?低頻扎實,沖擊力十足
最后播放《Touch Yello》專輯,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展現出快速、活躍而富于彈性的特征被還原得生動無比,不禁讓人為之贊嘆。例如《The Expert》一曲開頭,歌手的哼唱就極為鮮活,哼聲與吸氣吐氣之聲交錯起伏,節奏強烈、空氣感十足,帶來頗具趣味的聽感。在后面的電子打擊樂展開之后,更可以感受到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對于加強音場強弱對比、提升透明度、加大低頻力道的效果。整個音場背景極為深黑,將樂音襯托得鮮明亮眼,貝司和鼓點結實強悍,又收放自如,體現出出色的對比效果。
總結
Orpheus可以說把發燒的精神武裝到所有細節,包括線材和排插這些周邊產品,一方面令品牌打造全系統提供了全環節支持,另一方面,也讓廠家希望自家品牌系統能高度還原Orpheus該有的聲音提供了保證。因此我個人認為,如果閣下是Orpheus系統的用戶,這款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就沒有理由不作為首選了。
The post 燒至每一環節,Orpheus Absolute發燒排插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能再度熱起來?智能穿戴新裝備:Apple Ring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本屆CES 2025,智能穿戴設備成為了科技界的焦點,諸如各種智能眼鏡、智能手表和腕帶等設備,在健康監測、信息獲取、娛樂體驗等方面的功能日益豐富,市場需求不斷增長。預計未來幾年,智能穿戴設備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成為零售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蘋果公司最近幾年也一直致力于智能穿戴設備的布局,雖然他們缺席了今年的CES,但劇報道,蘋果公司正在研發一款智能戒指Apple Ring。它具備多項智能管理功能,還可實時監測用戶的步數,心率,睡眠質量等健康數據,同時還支持手勢,語音等控制,以及跟更多蘋果設備實現聯動。
從可穿戴設備到智能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762年,1975年,Hamilton Watch推出Pulsar計算器手表。1977年,CC Collins為盲人開發了一款可穿戴設備。1979年,索尼推出Walkman卡帶隨身聽也可視為可穿戴設備的一種。1981年,史蒂夫.曼恩設計背包式電腦。1984年,卡西歐開發數字手表Casio Databank CD-40。1994年,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腕式電腦。2000年,全球首款藍牙耳機發貨。2008年,Fitbit推出首款健身設備,可追蹤用戶的步數、行走距離等。2010年,Brother推出AiR Scounter頭戴式顯示器。2011年,Jawbone推出Up健身腕帶。2012年,索尼推出Smart Watch。2012年這一年,被稱作“智能可穿戴設備元年”。次年,各企業紛紛進軍智能可穿戴設備研發。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已達4660萬臺,常見的產品有主要有谷歌眼鏡、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運動鞋、能測量皮膚“呼吸”的產品。
如今,智能穿戴設備是應用穿戴式技術開發的智能化可穿戴產品總稱,涵蓋智能手表、手環、眼鏡、服飾(如戒指)等形態,可分為獨立運作型(如智能手表)與輔助型(如體征監測手環)。這些設備通過傳感器收集用戶體征與環境數據,集成多模態傳感、AI算法及物聯網技術,支持心率監測、運動分析、健康預警等功能。硬件包含加速度計、陀螺儀、柔性屏幕等組件,結合云平臺實現跨終端交互。
從頭到腳的武裝,悄然冒起的智能戒指
之前,我們常見的智能穿戴設備還只是AR眼鏡、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最近一年,智能戒指也開始進入大眾視野。智能戒指的功能與目前常見的運動手環類似,一般能夠實現心率、血氧、體溫監測等能力,同時從市面上的智能戒指產品來看,睡眠狀態跟蹤也是一種較為核心的功能,在睡眠過程中定期讀取多個傳感器的數據,通過算法對睡眠狀態進行分析。但相比于運動手環,智能戒指的體積就要小太多了。隨著可穿戴設備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科技產品的需求正從“強大功能”逐漸向“便攜與個性化”轉變。在這一浪潮中,智能戒指以其小巧精致的外形和豐富多樣的功能,成為科技愛好者與時尚先鋒們關注的焦點。
去年,三星首款智能戒指橫空出世,推動了市場發展。后來,蘋果等科技巨頭也紛紛入局。目前,蘋果的Apple Ring也即將面世。這類產品不僅體現了現代科技的微型化趨勢,更成為連接技術與時尚的橋梁。從健康監測到支付解鎖,從身份驗證到娛樂互動,它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融入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與周圍世界的互動方式。
Apple Ring能做什么?
據現在搜集到的消息,Apple Ring主要用途包括:
第一,健康監測。步數、心率、睡眠,這些基礎功能肯定少不了,有傳聞說它還在測試皮膚溫度和壓力感應。戒指的好處是輕,晚上戴著不硌手,睡眠監測更自然。
第二,通知和交互。專利里提到的環形光效大概就是為這個準備的——來電、消息、支付提示,全靠光圈閃爍,顏色和節奏不一樣,提醒方式也不一樣。這東西看起來像玩具,但你想象一下在會議里、影院里,不用抬手,也不用開屏,戒指一亮就心里有數,這種“靜默通知”體驗挺有意思。捏合手勢、旋轉控制音量也在計劃里,Siri聯動更不用說。
第三,全生態聯動。蘋果應該會把它做成“隱形遙控器”,控制iPhone、Mac、Apple TV、Vision Pro。比如接電話時輕輕一碰戒指就接了,看視頻時旋轉調節音量。未來用Vision Pro的人,估計能靠它實現手勢導航,不用再戴大手套。
精準度及可靠性
Apple Ring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其強大的健康監測功能。它就像一個專業的健康監測團隊,能夠全方位、實時地捕捉各種關鍵的生理數據 。通過內置的高精度傳感器,Apple Ring可以實時監測用戶的心率變化。無論是在運動時心率的快速上升,還是在休息時心率的平穩狀態,它都能精準地記錄下來。這對于運動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他們可以根據心率數據合理調整運動強度,避免過度運動對身體造成傷害。
Apple Ring的健康監測功能不僅數據全面、實時,而且精準度和可靠性極高。這得益于蘋果公司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和強大的算法支持。與市面上一些其他品牌的智能戒指或智能手表相比,Apple Ring在心率監測方面的精準度表現尤為突出。它采用了光電容積脈搏波(PPG)技術,通過向皮膚發射特定波長的光線,并檢測反射光的變化來測量心率。這種技術能夠更準確地捕捉到心臟跳動時的細微變化,從而提供更加精準的心率數據。在一項針對不同品牌智能穿戴設備心率監測精準度的對比測試中,Apple Ring的測量數據與專業醫療設備的測量結果最為接近,誤差控制在極小的范圍內,充分證明了其在心率監測方面的卓越性能。
手勢控制應是研發關鍵
目前,Apple Ring的研發工作一直在推進中,也暫時沒有具體上市時間的消息。我們可以猜想,Apple Ring的推出,如能實現對蘋果旗下的Mac、iPhone、Air Pods、Apple TV、VR頭顯等設備的交互,這才是最關鍵的。要實現這點,手勢控制必不可少。去年就有報道稱,蘋果公司正在申請一項智能戒指專利。在專利圖中,蘋果共放出了16種關于Apple Ring的交互模式,包括摩擦、旋轉、順時針旋轉、逆時針旋轉等等,同時從圖中可知,Apple Ring大概率會是內外雙環形的結構,外圈戒指除了能做旋轉動作外,還能跟進行上下的角度運動,想必內外雙環的結構,能夠為Apple Ring帶來多樣的用法,實現與其它Apple設備的良好交互。在手勢控制這項功能上,除了Apple Ring之外,美國商標和專利局(USPTO)公示的清單上還有著一項蘋果的技術專利,專利說明為未來的Apple Watch手表,同樣將使用手勢操控Mac和Apple TV等設備。
除了手勢之外,蘋果還考慮了用戶如何控制戒指,以及Apple Ring如何進行反饋。2023年8月授予的“具有壓力感應輸入的環形輸入設備”專利描述了一種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控制,還可以通知他們事件的設備。當從配套設備(例如智能手機)接收到無線輸入時,戒指可以通過提供觸覺嗡嗡聲來通知用戶事件。蘋果的專利建議使用圍繞固定內環旋轉的外環進行控制和輸入。內環將保持與用戶手指的接觸。外環圍繞手指旋轉,類似于大型數碼表冠,可用于在選項之間切換或按比例調整設置,例如音量。
結語
智能穿戴設備的本意,是探索人和科技全新的交互方式,為每個人提供專屬的、個性化的服務,而設備的計算方式無疑要以本地化計算為主。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去定位和感知每個用戶的個性化、非結構化數據,形成每個人隨身移動設備上獨一無二的專屬數據計算結果,并以此找準直達用戶內心真正有意義的需求。當然,Apple Ring仍未正式面世,也有人提出疑問,這種戒指是否和蘋果現有的Apple Watch存在一定的功能重疊?蘋果將如何平衡這兩條產品線,讓二者形成差異化,作為消費者我們還需繼續觀察。
The post 能再度熱起來?智能穿戴新裝備:Apple Ring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9月上市,ONKYO安橋全新ICON系列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從上而下:A-50\P-80\M-80
P-80串流前級
P-80串流前級擁有非常豐富的功能,匯聚了數字和模擬信號整合和切換功能,因此對于擁有多音樂信源使用情況的用戶,P-80都能一并整合。首先是數字輸入,其內部配置了AK4452高品質的解碼芯片,支持PCM最高32bit/768kHz,數字信號可以通過機背的OPT光纖數字(含輸入和輸出)、USB-A、TV HDMI(ARC)、Coaxial同軸、網絡接口進行解碼播放。除此之外,P-80還配備無線藍牙和Wi-Fi,可以支持AirPlay 2、Chromecast等串流功能,同時P-80也支持Roon Ready,如果P-80處于Roon生態中,用戶可以輕松通過Roon Bridge,將高清音樂碼流傳輸到P-80中解碼播放。
作為串流播放器,P-80支持播放多種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的專屬連接,包括Spotify Connect、TIDAL Connect以及Qobuz Conncet。當然,P-80自身也有專屬的App控制軟件(ONKYO Controller App),能進行信源選擇、音樂播放、功能設定等控制操作。
模擬部分,P-80加入了唱放輸入,而且兼容MM和MC唱頭。眾所周知,市面上大部分的多功能合并機如內置唱放功能,大部分僅支持MM唱頭的放大,而P-80同時兼容MC唱頭放大,因此用戶在黑膠唱頭的選擇和使用上更加廣泛了,甚至可以享受MC和MM唱頭之間的不同音色和音質效果。針對此,P-80機背僅設置了一組RCA Phono(帶地接)的接口,對于單唱臂用戶完全足夠。
關于唱放級,ICON系列為此專門研發,用于處理來自唱盤低電平信號的輸出。這個專用組件確保了黑膠唱片播放時提供最佳的放大和均衡效果,并保留模擬音頻的溫暖質感和精致細節。當中更配備了DIDRC(Dynamic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Reduction Circuitry動態互調失真降低電路)技術,可輸出對稱信號,有效降低噪音和失真。通過平衡音頻信號路徑,提升清晰度和保真度,對于捕捉黑膠唱片的細微信息至關重要。機內使用了高品質的定制變壓器、高級電容和銅導體以及優質的接線端子。
P-80/M-80
P-80同樣設計了3組RCA模擬音頻輸入接口,如果用戶擁有CD機等模擬輸出設備,均可一并接入切換使用。P-80輸出具備非平衡RCA和平衡XLR以及2×SUB超低音輸出。廠家表示,通過XLR輸出可以與M-80進行完美匹配使用,進而降低傳輸噪聲,實現高完整性的信號傳輸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P-80搭載了Dirac Live房間聲學校正功能,以往這種功能多見于多聲道影音放大器,立體聲產品相對較少支持,而P-80的加入令立體聲HiFi設備擁有了更高的科技含金量。通過該功能,用戶可以輕松針對自家環境實現房間聲學的音頻自適應,從而獲得理想的聆聽體驗(用戶可以選擇付費升級,實現全帶寬模式、低音控制以及用于高級聲音優化的聲學響應定制ART)。
M-80立體聲后級
M-80立體聲后級是專門針對P-80而設計的,正面擁有P-80相同的設計語言,前面板設計了實體指針的VU表頭,以經典的視覺方式實時顯示音頻電平,將懷舊美學與實用反饋相結合。
M-80采用三級倒置達林頓功放管,具有極低的阻抗,能夠為音箱提供強大的功率輸出,在AB類放大電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8歐姆負載下每聲道輸出為150W,在4歐姆負載下每聲道輸出為200W,實現了效率與低失真之間的平衡,可提供強勁、純凈的音頻再現。值得一提的是,ICON所有器材內部都應用上述的DIDRC技術電路,其采用對稱電路布局,有助于平衡信號路徑并將噪聲降至最低。這種對稱性對于保持信號完整性至關重要,特別是在高保真功放中,即使是細微的不平衡也會降低音質。機內使用了高品質的定制變壓器、高級電容和銅導體以及優質的接線端子。
M-80機背配備了RCA和XLR輸入接口,后者與P-80完美兼容,并在信號傳輸過程中最大限度降低噪音,這對于高保真音響系統至關重要。配備可拆卸電源線,與P-80一樣能靈活讓用戶進行自由選擇。
A-50串流合并機
A-50可以說是P-80和M-80結合下的衍生機種,繼承了P-80豐富的數字和模擬輸入整合,同時也具備了M-80嚴謹的電路設計。A-50在模擬和數字輸入上同樣支持MM/MC唱頭、OPT光纖數字HDMI ARC、USB-A、Coaxial同軸和網絡接口,以及3組RCA模擬音頻輸入。唱放級同樣具備P-80應有的技術特點。而在A-50的功放級部分,同樣使用與M-80相似的AB類放大電路,并搭載DIDRC技術電路,功率輸出上相對小一點,在8歐姆負載下每聲道輸出為140W,在4歐姆負載下每聲道輸出為180W,多功能且一體化的設計,令A-50將在市場上擁有強大的競爭力。
總結
ONKYO全新的ICON系列的三款產品有一些共性的地方,除上述提到的之外,三款產品在機箱設計上都非常講究,為了展現廠家在用料方面的誠意、壓降諧振和高度隔離,機箱前面板使用厚達5mm的鋁質板材,為了避免噪音干擾,內部均不使用風扇散熱設計,相反功放產品內部加大散熱面積的散熱片。
同時在機殼頂部融入日本傳統的sankuzushi圖案,承載了日本的文化底蘊,又為產品增添了獨特的視覺標識,將功能性設計與文化美學結合,凸顯品牌對工藝細節和傳統元素的重視。配色上,三款器材都提供音色或黑色外觀,輕松融入不同的家居環境中。
The post 9月上市,ONKYO安橋全新ICON系列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Shunyata Research TYPHON T30 電源分配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YPHON T30與TYPHON T2的不同之處在于TYPHON T30擁有30A電流的負載能力,Shunyata Research與軍用連接器制造商Amphenol合作,專為TYPHON T30設計和研制出30A帶鎖定的連接器,這些連接器的質量和載流能力無與倫比。其性能幾乎與硬接線的電氣連接性能相當,從而降低了可能影響峰值電流傳輸的接觸阻抗。為了充分發揮TYPHON T30的性能潛力,廠家建議用戶使用20A的交流電源線和連接器。當然,也可以使用標準的15A或20A電源線,但這會將TYPHON T30的最大持續電流限制在電路的額定功率范圍。
TYPHON T30可增強大電流放大器或其他耗電組件的性能,電流消耗要求越高,TYPHON T30在感知沖擊力、動態和純粹的原始力量感方面所帶來的差異性就越大。TYPHON T30也可以作為獨立的三組件的電源分配器。TYPHON T30背面的兩個標準美式插座可以分別供音源和前級放大器供電,而專有的Amphenol插座則可以為放大器提供大電流電源。與TYPHON T2一樣,TYPHON T30可用于提升任何Shunyata Research電源分配器的性能(Everest除外)。
TYPHON T30電源分配器是Shunyata Research傳奇系列電源分配器中,以大電流和高性能為導向的終極產品。TYPHON T30還被應用于一些世界頂級的錄音棚,為大型錄音調音臺、有源監聽音箱和大電流功放供電。在高性能音頻系統和專業錄音棚中,很少有產品能夠媲美?TYPHON T30的性能,這得益于TYPHON T30中所應用到的眾多獨家技術。
DTCD動態瞬態電流傳輸
TYPHON T30應用了DTCD(動態瞬態電流傳輸)DTCD
分析技術,其是一種測量通過低阻抗電導體和觸點的瞬時電流的技術。Shunyata Research利用該技術優化零件和材料的設計、規格和結構,以確保最高的電流傳輸性能。每個零件、導體、噪聲電路和材料都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瞬時電流的吞吐量。即使是非常高電流的放大器,聽眾也能體驗到震撼的低頻性能,以及現場演出之外前所未有的動態對比度。相比任何其他設計參數,Shunyata Research在消除電阻和最大化峰值電流傳輸方面的技術是無與倫比的。
QR/BB專利技術
QR/BB模塊具有充當電荷庫的功能,這意味著它以一種改善組件獲取瞬時電流的方式存儲和釋放能量。動態性能得到了實際改善,減少了使用較小功率電線連接的放大器中經常聽到的動態應變感。通過該技術,其音效效果呈現出栩栩如生的音效節奏和動態對比,這是任何其他方式都無法復制的。通俗地說,它就像放大器、前級放大器、DAC和CD播放器的超級充電器。(專利號:US 10,031,536)
CCI降噪技術
CCI全稱為Component-to-Component Isolation(組件隔離器),眾所周知,傳統的電源調節器旨在阻擋來自外部的噪聲,但并未解決電子元件本身產生的噪聲。事實上,大多數調節器會將噪聲反射回連接到電源調節器的其他組件。CCI
是電源系統性能中最重要但經常被忽視的方面之一。CCI
濾波器由專有的多級濾波器組成,可降低組件電源產生的電氣噪聲和干擾。
NIC噪音隔離室
NIC全稱Noise Isolation Chamber(噪音隔離室),其是Shunyata Research的一項專利設備,可降低高頻電源線噪音。它采用非電抗性鐵電材料,可有效吸收高頻噪音,還消除了傳統電源調節器中使用的變壓器和大型電容器帶來的任何電抗性負面影響。(專利號:US 8,658,892)
KPIP v2
技術
升級到第二版本的KPIP是Shunyata Research對上一代KPIP
的升級,創辦人Caelin Gabriel在對煲煉,導線方向性和(Cryogenic treatment)低溫冷凍處理的各種影響的根本原因進行了多年研究之后,開發了KPIP
這種加工處理技術,KPIP
處理器可縮短煲煉時間,正如上文所言,并消除低溫冷凍處理的影響。經四天的連續KPIP
處理可顯著達至導線最佳運作狀態。而現改進為新標準KPIP v2
,與原來的流程相比,擁有更顯著的效能升級。
OFE-ingot ArNi?導體
Shunyata Research的ArNi?導體旨在成為電源和音頻領域最優質的導線。它們最初采用最高純度的銅——OFE C10100(或Ohno單晶)。然后,它們被加工成我們稱之為VTX的“虛擬空心管”。導體芯完全空心,電流僅流經導體外圍,從而消除了趨膚效應和隨機渦流。最后,每根ArNi?導線都經過專有的KPIP
工藝處理。
CopperCONN?
許多發燒級連接器采用黃銅或青銅制成。雖然有些連接器可能鍍銀、鍍金或鍍銠,但大部分電流由觸點的導體承載。CopperCONN?連接器采用純銅觸點,其導電性遠高于黃銅。性能差異顯而易見。
CGS
CGS全稱為Chassis Grounding System(底盤接地系統),其是一種內部接地總線,采用獲得專利的NIC技術來降低接地平面噪聲。CGS提供了一個公共接地點,并將電源調節器內部NIC的降噪能力擴展到其他電子元件。??CGS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減少組件底盤之間的組件間電壓差異,并可能減少與接地回路相關的嗡嗡聲。
分析力更高,微動態清晰再現
在極品音響聽音室,現場電源分配器以TYPHON T30與DENALI 6000/S V2進行結合(圖D),再以《鄧麗君全曲集》作為測試,開聲期間人聲平順,線性流暢具備幼細感,現場系統的還原表現非常到位。通過擴展后,整個系統分析力和穿透力上都得到更高的表現,不但擁有更少的隔膜感,錄音中豐富的信息得到更好的展現,女聲獨唱時微小的細節和動態得到很好的還原。而在播放《The Look of Love》人聲專輯,整個系統通過TYPHON T30與DENALI 6000/S V2供電,人聲的分析力方面表現很高,清晰度絕對是無懈可擊,聲音沒有拖泥帶水的表現,恰到好處。而在結像方面,人聲的凝聚力得到更加清晰的聚焦,音場的擴展、層次和深度都得到了新的提升,也令可聽的細節增多,空間的塑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增強。
TYPHON T30與DENALI 6000/S V2結合使用
The post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Shunyata Research TYPHON T30 電源分配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震撼升級:小巧設計中的大驚喜——Cambridge Audio A100真無線耳機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此次推出的A100,以其更為精巧的設計脫穎而出,同時在音色和通話質量上實現了顯著的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產品性能大幅提升,但A100的定價卻更加親民,僅需千元即可入手,為消費者提供了極高的性價比選擇。這款耳機的一大亮點在于它首次將“家用級AB類放大技術”應用于真無線耳機設計中,這一創新舉措標志著便攜音頻設備的音質表現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通過采用這種高端放大技術,A100能夠在保持小巧便攜的同時,提供接近家用音響系統的高品質音效體驗。無論是深度沉浸于音樂世界,還是日常通勤中的輕松聆聽,A100都能以出色的音質滿足用戶的期待。此外,它還支持先進的無線編碼技術,確保了即使在無線傳輸過程中也能保持高質量的聲音輸出,讓用戶隨時隨地享受純凈自然的音樂體驗。
從獨特到流行
對于那些鐘情于真無線耳機的用戶來說,初次見到A100時可能會有似曾相識之感:“這不就是AirPods Pro的翻版嗎?”確實,A100放棄了品牌以往標志性的獨特設計風格,轉而采用了市場上廣受歡迎的“蘋果風”外觀。官方對此解釋稱,這種變化是為了迎合市場的喜好。不過,劍橋音響在細節上依然保持著一定的水準:A100選用了高質量的輕質材料,握在手中質感十足,黑白雙色設計也顯得十分時尚,至少在外觀上不會讓人失望。盡管充電盒體積小巧,但其電池續航能力卻提升至28小時,單次充滿電后可連續播放11小時,足以滿足一周的通勤需求。
這款A100真無線耳機由Cambridge Audio位于倫敦的專業工程團隊精心打造,該團隊也是Cambridge家用音響產品背后的功臣。憑借其深厚的聲學背景,開發團隊首次將Cambridge CX、EX系列放大器所采用的A/B類放大技術引入到真無線耳機的設計中,推出了具有突破性的A100。為了進一步提升音質,A100配備了經過精確調校的10mm釹磁鐵驅動單元。這樣的配置不僅能夠產生更深沉有力的低頻,同時還能提供豐富飽滿的中頻和清晰透亮的高頻。理論上能比AirPods那種“湊合一聽”多出點“英倫風味”。
技術與個性的融合
然而,真正讓A100在技術細節上脫穎而出的是其對多種高品質藍牙協議的支持,包括LDAC、aptX Lossless以及aptX Adaptive。此外,它還引入了DynamEQ自適應均衡處理技術。這項新技術能夠根據音頻曲線自動優化低頻與高頻表現,確保音樂在任何音量下都能保持豐富的層次感和自然的聽覺體驗。這意味著,即便是低調聆聽,也能享受到飽滿且細膩的音質效果。
考慮到用戶對于聲音有著多樣化的需求與偏好,開發團隊為A100設計了豐富的個性化調整選項。借助全新升級的Melomania Connect App,用戶可以輕松訪問并調節EQ等功能,定制專屬自己的聲音風格。該應用程序提供了七段可調式手動EQ設置,允許用戶創建并保存自己喜愛的聲音配置。同時,針對不太確定如何進行EQ調節的用戶,App內還預設了六種不同音樂類型及場景的默認EQ設置,讓用戶可以迅速找到最適合自己耳朵的聲音風格。
超越期待,提升體驗
來到2025年,若一款耳機不具備主動降噪功能,恐怕難以在高端市場立足。順應這一趨勢,A100不僅配備了混合ANC(結合了主動與被動降噪技術),同時也提供了通透模式,確保用戶在各種環境下都能擁有最佳體驗。通過外部和耳道內置的雙麥克風陣列實時監測噪音環境,其所謂的“混合”系統實際上與市場上如AirPods Pro、索尼WF-1000XM6等頂級產品采用的技術相仿。Cambridge Audio對此也坦然承認:現今各品牌的降噪性能相差無幾,即使ANC技術再先進,也難以成為產品的核心賣點。
在電池續航方面,A100展示了其卓越的能力。當關閉主動降噪(ANC)功能時,它能夠提供長達11小時的連續播放;而在開啟ANC的情況下,也能保證6.5小時的使用時間。此外,隨附的充電盒能額外為耳機充電,提供了28小時的額外播放時間,使得總續航時間達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39小時。這一組合無疑滿足了大多數用戶的日常需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A100還配備了便捷的快充功能。即使電量耗盡,只需短短10分鐘的快速充電,就能獲得3小時的播放時間;除了有線快充,在我日常使用上突然發現了一個非常便捷的功能,原來A100是支持無線充電的,這種效率的表現已經達到了行業的先進水平,充分體現了A100在設計上的用心與考量。
展現多面音樂魅力
在聽穆特與約翰.威廉姆斯合作的《Across the Stars》以及《Rey’s Theme》時,小提琴開場音色方面,A100展現出了恰當的小提琴擦弦黏澀感,進入主旋律后,低音大提琴撥奏出飽滿的低頻,營造出相對寬廣的音場感,這是我認為A100優于許多真無線藍牙耳機之處。雖然這種相對開闊的音場感受比不上頭戴式耳機,但就入耳式耳機而言,A100的表現堪稱同級佳。
同一張專輯中,我切換到電影《哈利波特》的主題曲,聆聽鋼片琴的聲響。鋼片琴在管弦樂中較少出現,但其聲音非常特別,叮叮咚咚地漂浮在音場中,方向難以捉摸,拉開了音場的空間感。A100很好地烘托了鋼片琴的效果,而在中段銅管群加入時,A100展現出了適當的厚度與光澤。隨后小提琴進入緊張的樂段,樂團的撥彈節奏強化了斷音的緊湊感,呈現出電影場景的戲劇性效果。在小提琴獨奏之后,音樂逐步強化拉升,最后以小提琴的低吟和樂團強勁的收尾結束。A100將小提琴與樂團之間的力度變化展現得流暢順滑。
對于喜愛流行或搖滾音樂的朋友來說,使用A100的DynamEQ模式將會是一個非常棒的選擇。這項功能特別設計用來自動調節低音和高音,確保即使在較低音量下也能享受到飽滿且自然的音質體驗。簡而言之,DynamEQ模式追求的是均衡、自然與通透的聲音表現,這對于搖滾樂尤其重要。它能夠在小音量播放時依然保持中低頻段的沖擊力,使得音樂細節不會丟失,就像在大音量下聽一樣豐富飽滿。
因此,如果你平時主要聆聽搖滾或者流行音樂,開啟DynamEQ模式將會極大地提升你的聽覺享受。特別是A100的DynamEQ自適應均衡處理,通過調整七段EQ中的中頻和中低頻部分,可以進一步優化你的音樂體驗。由于該模式提供了七個不同的頻段進行調整,即使是不太熟悉音頻設置的新手用戶,也可以相對容易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聲音配置。尤其是針對中低頻段的微調,能夠顯著增強搖滾音樂的核心魅力,讓每一次鼓擊和貝斯線都充滿力量感和層次感。
總結:
Cambridge Audio Melomania A100是我少數在短短幾天的試用后便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的耳機產品。多年來,我一直有對Cambridge Audio的耳機進行測評,包括M100、P100等型號,這使得我對Cambridge Audio的產品質量及穩定性有著深入的了解和信任。在這個價位區間內,要想找到一款同時具備大品牌背景、精心設計、出色音色、充足的技術支持、穩定的連接以及完善的配件配套等諸多優點的入耳式耳機,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即便定價處于千元級別這一競爭激烈的市場段位,Cambridge Audio Melomania A100的最大競爭對手可能也只是自家的Melomania M100了。
技術規格:
● 單元:10mm驅動器再生釹磁鐵?
● 藍牙版本:藍牙5.3?
● 處理器:Qualcomm QCC3091
● 支持的編譯碼器:LDAC|aptX?Lossless|aptX
Adaptive|AAC|SBC
● 低延遲:<80ms –?透過Melomania Connect存取游戲模式
● 播放時間:約6.5小時(ANC開啟)|約11小時(ANC關閉)
● 配合充電盒使用:約21小時(ANC開啟)|約39小時(ANC關閉)?
● 充電時間:約1.1小時
● 快速充電:充電10分鐘可播放約3.2小時(ANC關閉)?
● 噪音隔離:Qualcomm自適應主動降噪
● 高效能音頻模式:Class A/B放大技術?
● 防水等級:IPX4
The post 震撼升級:小巧設計中的大驚喜——Cambridge Audio A100真無線耳機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擁有高純凈度和大動態,HMS Capriccio喇叭線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另一方面,HMS品牌也將會在Siltech和Crystal Cable已有的且非常成熟的技術基礎和生產工藝下,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總的來說,HMS和IAH在本次收購和品牌未來發展上達成了一致的共識,HMS也將延續品牌一貫的個性風格和工藝要求獨立發展。而在5月份德國慕尼黑高級音響展上,IAH展房就把Siltech、Crystal Cable和HMS線材分區展示,HMS線材的知名度和含金量也瞬間倍增。
或許很多朋友并不了解HMS最初的創辦背景,在此我也略提一下。HMS Elektronik成立于1975年,創始人是Hans M. Strassner先生,屬于地地道道的德國本土品牌,當時產品網站僅為德文,而經過IAH的一番努力后,網站還加入了英文和中文,樣式也變得更加簡約清晰,這對HMS走國際化路線非常重要。HMS在成立之初產品定位在與電相關的配件產品上,例如線材、排插、電源處理器等等,有點類似美國的Shunyata Research,但HMS擁有自己的個性,而這點就離不開創辦人Hans先生核物理學家的背景,但不管怎樣,IAH以工程為中心的方法、生產工藝以及團隊要求,都與HMS的核心價值觀相符。
以科學為依規
HMS線材的開發均遵循嚴格的物理原理,其中以“最小的損耗”和“最大的抗干擾能力”成為HMS最重要的特點,它們保證了聲音的純凈度和最大的動態。而本次推薦的Capriccio喇叭線就充分凸顯這種優點和性價比。從品牌網站可以看到,HMS喇叭線一共有好幾款,包括Gran Finale 50(品牌50周年紀念款)、Al Cinema、Capriccio(卡普里西奧)、Concertato(協奏曲)、Armonia Carbon、Suprema MC2喇叭線。
Capriccio喇叭線屬于IAH收購前德國HMS原廠的型號,而我手頭的這款Capriccio喇叭線也出自德國HMS原廠,如果你希望感受原廠表現的用戶,它正合你意。另一方面,Capriccio喇叭線屬于“軟性”線材,質量沉實,因此即使在狹窄空間使用都絕無問題,也不會“頂機”,彎曲容易。線身采用雙股電纜,盡管是并排連接,但正負極導體均實現了絕緣隔離。
Capriccio喇叭線顏色以墨綠色為標志,擁有非常高的辨識度。導體一貫采用HMS精選的純銅導體,喇叭接頭為符合CE標準的鍍金BFA香蕉插頭,原廠還具備雙線分音版本。廠家建議搭配品牌旗下的Perfect Match配件共同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線身的頭尾兩端上均有一個“小黑盒”,這并非單純的裝飾配件,相反當中裝載了電容組件,是廠家特意設計的小裝置,以此優化聲音的表現,類似HMS旗下“炮仗仔”裝置。我早前也向大家介紹過Suprema的喇叭線,其也具備這種“小黑盒”裝置,廠方稱其為Top Match(To Optimize Performance“優化性能”)技術,具備撥桿可調設置,用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獲得更高密度和能量等不同效果。而Capriccio喇叭線則不具備可調性,或許這就是為什么廠家建議搭配Perfect Match來使用的原因,當然,即使僅僅使用Capriccio喇叭線,我個人覺得效果已經非常不錯。
聲音很中性很自然
我采用膽機和號角系統來體驗Capriccio喇叭線,事實上,我所使用的號角音箱設計有雙組喇叭端子,可以選用雙線分音版本的Capriccio喇叭線。
通過串流播放林憶蓮《是你治愈了我的孤單》,經過長達一天的線材“煲煉”后,我發現聲音早已漸入佳境,不論是人聲的分析力以及與吉他伴奏結合的整體表現,Capriccio喇叭線都展現出HMS一貫的風格和優點,聲音無偏頗,中性自然逼真,而且充分釋放錄音的全頻段效果。而在音場定位上,HMS帶有明顯的監聽風格,能對口型結像、歌者輪廓和錄音現場再度還原出驚人的準確程度。HMS聲音背景非常干凈和寧靜,不嘈雜,細節再現豐富,音樂的層次感輕松再現。
而在播放林子祥長青歌集專輯中的《對話》,Capriccio喇叭線的高辨識度、中性和精準性優勢充分凸顯出來。首先該專輯是2015年重新錄制的專輯,聲音分析力、準確性和細節豐富性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錄音還原展現極低的空間混響,如同身處于錄音室中。《對話》內容為男老師和女學生的對話,其中男老師由林子祥扮演,而女學生則由蔡立兒扮演,歌詞內容反映出“規矩”與“叛逆”的交鋒,非常有意思。Capriccio喇叭線對兩把聲音的還原展現出非常高的辨識度,林子祥的聲音清晰不帶鼻音,而蔡立兒聲音清秀亮麗,兩者以對唱的方式進行對話。由于歌曲屬于快歌類型,兩位歌者發音短促精準,咬字清晰,即使面對膽機系統,依然配合到位,速度感和音樂性都充分展現,人聲耐聽并把應有的情感元素釋放出來。
而在Touch Yellow(Deluxe Edition)專輯的還原上,使用Capriccio喇叭線時整個系統展現出讓人欲罷不能的效果,那種無隔膜的沖擊力和能量感撲面而來,即使在換用我御用的同為純銅喇叭線,我發現也無法達到這種直接、清晰、準確和直逼的效果。在兩把人聲的特技演奏上,使用HMS Capriccio喇叭線時聲音背景特別寧靜,聲音聚焦結像清晰,音場龐大,并把錄音中應有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輕松再現。而且隨后在各種大動態和低頻沖擊力的表現上,都向我釋放淋漓盡致的效果。
最后播放動態較大的DJ音樂Vini Vici《Part of the Dream》專輯,Capriccio喇叭線的加入令本次膽機系統與號角搭配釋放出強大的低頻能量和沖擊力,而且速度非常快,甚至讓我產生錯覺所使用的器材并非膽機。其中最后一軌的《Make Us Stronger》展現出掀屋頂的威力。由于屬于號角系統,直達聲所產生的聲能量和龐大的音場足以把我嚇一跳,甚至讓我希望逐漸把音量越調越大的沖動。這種聆聽的快感確實很難想象這是出自一套膽機和號角組合的系統,或許這就歸功于Capriccio喇叭線超高保真的表現。
總結
HMS Capriccio喇叭線屬于不出萬元的高素質喇叭線,與不同系統的搭配都能展現出中性和不偏頗的聲音特點,整體表現出德系的理性和標準,在市場同級產品中擁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The post 擁有高純凈度和大動態,HMS Capriccio喇叭線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